中秋吃什么(中秋节人们经常吃什么)

中秋的起源可追溯到上古先秦时期,来源于人们对月亮的祭拜,在《礼记》中也有很多相关记载,如“天子春朝日,秋夕月”等。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样的祭祀活动渐渐流传到民间,在汉魏时期中秋逐渐由礼乐制度变成民间习俗

中秋的起源可追溯到上古先秦时期,来源于人们对月亮的祭拜,在《礼记》中也有很多相关记载,如“天子春朝日,秋夕月”等。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样的祭祀活动渐渐流传到民间,在汉魏时期中秋逐渐由礼乐制度变成民间习俗,到了唐朝由于社会经济、文化等高度发达,人们的生活质量相对也有了很大的提升,中秋已然演变成一个固定的节日,不论是皇室还是普通老百姓,都会在中秋那天举办祭月、赏月活动,以感谢来神灵的恩赐。

明日中秋,记得要吃“6样宝”,老传统别丢,寓意团圆幸福日子好

到了宋朝,中秋节更加被民间重视,除了庆祝中秋的活动之外,还出现了月饼,直到清朝中秋节已经演变成了与春节齐名的传统节日。经过数千年的历史沉淀,中秋已演化出来很多独特的习俗,如拜月、赏月、观潮、猜谜等活动。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中秋这样重要的传统的节日,自然也少不了美食,过中秋节有“6样宝”,都是中秋期间寓意好的食物,可别忘了吃。

1、第一宝:月饼

俗话说“八月十五月儿圆,中秋月饼香又甜”,八月十五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流传已久,虽然关于吃月饼的具体时间无从考究,但是通过古代文献、典籍等可以发现,中秋吃月饼的习俗是古代皇家的在中秋祭拜“月神”的一种供品,随着时间的流转月饼逐渐走入民间,而且月饼形如圆月,有阖家团圆、祈求幸福平安的寓意,久而久之便演化成了中秋佳节的时令美食。月饼发展至今,种类多样、口味各异,其中京式月饼、苏式月饼、粤式月饼等,在我国南北各地广受喜爱。

明日中秋,记得要吃“6样宝”,老传统别丢,寓意团圆幸福日子好

2、第二宝:桂花酒

每逢中秋佳节,人们在仰望月亮、品味月饼之时,桂花也争相绽放,那阵阵桂花的香气令人陶醉。桂花不仅可供观赏,可闻香怡神,还有食用的价值,中秋时节很多人家都会用它做桂花糕或者浸桂花酒,尤其是酿好的桂花酒,入口后那独特的桂花香足以让人沉醉,连屈原也不禁在《九月》中发出“援骥斗兮酌桂浆”、“奠桂兮椒浆”的赞叹,由此可见,桂花酒不仅清香醇厚,而且历史悠久。在这中秋团圆之夜,喝上一杯桂花蜜酒,欢庆阖家团圆幸福。

明日中秋,记得要吃“6样宝”,老传统别丢,寓意团圆幸福日子好

3、第三宝:螃蟹

俗话说“西风响蟹脚痒”,中秋正值雌蟹膏香肉嫩之时,肥嫩的蟹黄与鲜甜的蟹白,足以让人们馋得直流口水。中秋吃螃蟹的习俗由来已久,在古时汉族的中秋宴俗中,以皇家宴俗最为精雅,像明代宫廷的中秋宴席中已经流行吃螃蟹了,“螃蟹用蒲包蒸熟后,众人围坐品尝,佐以酒醋”。而我国向来注重人与人之间的情谊,恰好“蟹”与“谢”谐音,在这花好月圆之时,走亲访友、游子归来用一个“谢”字表达心意再好不过了,所以用“蟹”代替谢意非常恰到,中秋团圆之时不要忘了蒸一锅螃蟹来吃。

明日中秋,记得要吃“6样宝”,老传统别丢,寓意团圆幸福日子好

4、第四宝:石榴

在古代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其中的“夕月”就是祭拜月神,直到现在每逢中秋依然有此习俗,祭拜当然需要供品,中秋正是石榴成熟之际,红如玛瑙、白若水晶、鲜甜多汁,入口后如玉浆般甜美,而且石榴一直被人们视为吉祥物,有长寿、吉祥与团圆之意,因此石榴便成为了供桌上的供品之一。在中秋之夜,用水晶玻璃果盘装上晶莹剔透的石榴籽,在赏月之余细细品味,甚是悠哉。

明日中秋,记得要吃“6样宝”,老传统别丢,寓意团圆幸福日子好

5、第五宝:芋头

民间有中秋吃芋头的讲究,在清朝乾隆年间的《潮州府志》中曾有记载“中秋玩月,剥芋头食之,谓之剥鬼皮”,所以在中秋吃芋头有消灾辟邪之意。在莱阳有中秋早上吃芋头尝鲜的习俗,虽然此时当地芋头还未到最佳收获期,但芋与“余”谐音,因此人们为了讨个好彩头,期望以后的日子能有富余,每到中秋之际,莱阳的老百姓都会刨些芋头来尝鲜。而在潮汕地区,人们习惯用芋头来祭拜祖先,所以在潮汕也有中秋吃芋头习俗。虽然全国各地中秋吃芋头的含义不同,但都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明日中秋,记得要吃“6样宝”,老传统别丢,寓意团圆幸福日子好

6、第六宝:柚子

柚子是秋季的时令水果,口感酸甜,吃柚子可以很好地化解饭菜的油腻之感,促进消化,而且“柚子”与“佑子”、“游子”同音,寓意吉祥如意、阖家团圆。秋季团圆之际,不妨买几个柚子放家里吃,既有好美的寓意,又清凉解腻,真是两全其美。

明日中秋,记得要吃“6样宝”,老传统别丢,寓意团圆幸福日子好

——老井说——

丹桂飘香,秋意正浓,不觉之间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祝愿大家团圆幸福,阖家欢乐,度过一个愉快的中秋佳节。

我是市井觅食记,与世界交手多年,依然光彩依旧,兴致盎然!喜欢专注吃喝玩乐市井小事,每日更新菜谱和美食趣闻,我,享受美食不迷路。

本文来源于发迹号www.fajihao.com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573340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本文链接:https://fajihao.com/i/99835.html

(0)
发迹号的头像发迹号
上一篇 2022-10-01
下一篇 2022-10-0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