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告诉你,如何将钱有效地花在提升幸福感上

我们为什么不快乐?通往幸福的道路是什么?焦虑甚至抑郁已经变得普遍,就在我们身边,而我们对它却知之甚少。我们应该如何对抗焦虑与抑郁?“幸福除了快乐还有意义”。运用科学的积极心理学知识和实用的积极心理学方法,为我们寻找保证心理健康、或者幸福的方法。11月

我们为什么不快乐?通往幸福的道路是什么?焦虑甚至抑郁已经变得普遍,就在我们身边,而我们对它却知之甚少。我们应该如何对抗焦虑与抑郁?

“幸福除了快乐还有意义”。运用科学的积极心理学知识和实用的积极心理学方法,为我们寻找保证心理健康、或者幸福的方法。

11月26日(周四)20:00-21:00,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心理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心理学会积极心理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喻丰,携新作《遇见幸福》,用实用、科学的心理学法则,帮你找到自己的幸福等式。点击链接 或扫描下图二维码即可预约直播。

下文节选自《遇见幸福》

我有一次看到一个视频,一个大学老师在讲毒鸡汤,他说:“幸福跟钱没什么关系,有钱不一定幸福,没钱也不一定不幸福。这并不是心灵鸡汤,而是一个客观事实。”

没钱,人就是不怎么幸福的,满足不了基本的生理、安全需求,去哪里获得幸福呢?“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 的颜回虽然不改其乐,但是人不堪其忧啊!心理学研究的是平均数,没钱肯定是不怎么幸福的。看看国家财富的数据你就知道,GDP(国内生产总值)与幸福感有正相关。

幸福调查多如牛毛,各种调查都发现,这个世界上最幸福的国家通常情况下就是那些北欧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国家。也许因为那些国家没有那么等级分明,社会公平稳定,收入区别也不是很大,享受生活就挺好。最不幸福的当然大半是非洲国家以及战火纷飞的地区。看看 2018 年的《世界幸福报告》,中国排在正中间的地方。与我们的经济发展水平相比,幸福感还没跟上。

让情感产生适应的费希纳定律

不过,关于GDP和幸福感的各种研究始终得出一种边际效应递减的曲线关系。换句话来说,它表明,在财富较少时,金钱的增加是可以增加幸福感的;而在财富较多时,这个关系就不那么明显了。

为什么钱多了,钱就买不来幸福了呢?其实也简单。你想想,如果你是个乞丐,捡1块钱也许就是一天的饭钱,那得多开心?但是如果你飞黄腾达,捡100块钱可能你都懒得弯腰,哪儿还能获得幸福感啊?在不同的经济状况下,人们增加同样的幸福感需要增加的钱可是完全不一样的。比如你买个 5 块钱的白菜,隔壁菜场卖4块,要走10分钟,可能你会走;而你买个50万的车,不远的4S店卖 499995块,你是不会走10分钟去另一家店的。

这个叫作费希纳定律,画出来的曲线就和财富幸福曲线一样,边际效应递减。不管是什么刺激,你要能感觉得出差别,那需要刺激的相对数量而不是绝对数量,这是讲人类感觉的韦伯—费希纳定律。幸福也一样,钱少,一分钱一分幸福;钱多,一万元一分幸福。

所以费希纳定律就会让你情感适应。让普通人判断车祸断腿的人和彩票中大奖的人三个月之后谁更幸福,大多数人肯定认为是彩票中奖的人,实际上结果是差不多,情感适应让我们很快就适应了幸福或不幸的状态,最后都无所谓。所以寻死觅活跑来找我说自己活不下去的人,我通常都劝他再活三个月试试。我们根本难以预测自己的幸福感。

防止情感适应很简单,就是让刺激不容易适应。所以我们要选择那些不容易适应的好事去做,而避免那些不容易适应的消极事件。涉及创造力和社会性的活动比较不容易适应,多从事科学艺术、棋牌社交,少买点儿房屋、家具、首饰服装。这也告诉我们做选择也一样。如果有个空调噪声一下子大一下子小,大能大到30分贝,小能小到没声音,完全随机;而另一个空调保持31分贝的噪声,当然得选后面一个。换句话说,如何让男朋友不那么容易适应你呢?没事儿做个头发,换个发型让他重新适应一下就好。说白了,也就是创造点儿新鲜感。

如何将钱有效地花在幸福感上

既然钱和幸福的效用会适应,那么钱该怎么花?最好的建议可能有两条:第一叫作买体验,第二叫作给别人。

体验就是吸引人,把钱花在实体上就是不如花在体验上来得舒服。前几天我和同事聊天时听到一首非常冷僻的歌,他很喜欢,他马上就花8块钱在 App 上买了,我还有点儿惊讶,他跟我说花8块钱买首歌,以后还能炫耀一下,完全不亏,平常8块钱食堂里就能买碗面,还不好吃。

仔细想想,我们记住更多的往往是一次旅行、一场音乐会、一顿丰盛的晚餐等等,而房子、冰箱、家具,花再多钱很快就适应了。研究发现,房东还没租户幸福,单纯从幸福考虑,有房子又怎么样呢?

为什么体验有用?我猜是这样的。第一,体验让你和他人相联系。通常情况下,体验都是社会性的,很少有独自体验,社交活动会提升你的幸福感。学生一进学校,首先希望不要被分到看起来差的宿舍,其实熟读心理学你就知道,宿舍设施环境并没什么关系,真的影响你幸福感的是你的室友。

第二,体验让你有故事可讲。人临终的时候,肯定不会拿出首饰把玩,而是得回忆过往的酸甜苦辣,这都是故事。有故事,才是没有白活的人生。

第三,体验表明记忆重于一切。人是不愿意失忆的,更不愿意更换自己的记忆。很多时候人的会心一笑无非是不美好的事情过去了,而在记忆里变得美好。记忆就有这样一种美化功能,一次糟糕的旅行,时过境迁,人们通常情况下再看,还能咂摸出点滋味。

第四,体验让你认识自己是谁。有时候我们也不知道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我们通过观察自己的行为认识自己,这是自我觉知理论。体验会让你知道自己是谁,我观察我过往的种种,能体会出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从小到大我都觉得自己是个沉默寡言而没什么吸引力的人,一直到我给学生上课,收到课上的反馈,我才认识到我可能的优势里还包括幽默,我也许还有些魅力。

第五,体验让你感受独一无二。总会有些奇怪的地方其实待着并不舒服,但是你会去;总会有些乱七八糟的食物其实并不好吃,但是你会吃。大多数学生报告自己会去冷得要命、都是冰床的“冰旅馆”而不去住万豪,就是为了点儿体验。躺在床上多舒服?但是总有年轻人晚上要相互结伴躺在操场上,又是草又是泥,多难受,但是他们觉得那是体验,还独一无二。

第六,体验会让快乐越来越多。不到两岁的孩子都知道,玩具都是一阵一阵的,很快适应。但是体验不一样, 你要是“看人风筝断”,这种“不亦快哉”的感觉第一次体会就非常开心,以后再想起来还是一样的开心,和别人分享那就更开心。体验就是这样,每次回味总有乐趣。

所以不要把时间浪费在体验很差的事情上,比如上下班通勤、看电视、做家务、填表等等,这些小的事情才切实影响你的幸福。买房子的人都关心房子一平方米多少钱,宁愿买个便宜、地段好却设施差的房子,但是其实房子漏不漏雨、马桶堵不堵、空调好不好、暖气怎么样, 这些才切实影响人的幸福感。在很多人家里,空调不好能将就,反正过了夏天就好了;暖气不好能将就,反正能用电热毯。这都属于将幸福感当儿戏,没有正确金钱观的行为。

时间压力也能影响体验,在有时间压力的情况下,体验会更好。自助餐要是不限时,那你吃着就没什么意思,它要是就限一个小时,那一个小时的自助餐“打仗”体验你能聊一辈子。蛋糕房发优惠券截止两个月兑换或者截止一年兑换,你猜哪种去兑换的人多?我知道你猜错了,大多数人以为是截止一年时间长,兑换的人多,蛋糕房老板也一样,但其实是有时间压力的两个月兑换得多。

但是万一你就买了实物怎么办?也许换一种认识方式,你也能把它当作体验。有的人买书就是为了买书,连书外面的塑胶封皮都不撕开。我见过好多这样的同人,我一旦推荐了 20 本书,他就一定要全部买回来,然后摆在书架上完全不翻,就认为知识已然自动习得了,这个过程结束了。书其实是要体验的,买它就是为了体验,读书的过程是很好的体验过程。

第二种花钱的方式就更好了,就是把钱花给别人。对 632 名美国人的调查发现,给别人花钱(包括给别人买礼物、捐助慈善)可以有效预测其总体幸福程度,而给自己花钱(包括付账单和开销、给自己买礼物)则不能。136 个国家的数据显示,无论国家贫富,亲社会花销都能显著预测主观幸福感。但亲社会花销怎么去花销依然还是有区别。研究发现,将钱花给强社会联系的人比将钱花给弱社会联系的人会更加幸福,那些回忆了自己将钱花给亲戚、好朋友及伴侣的人,比那些回忆了自己将钱花给某个普通认识的人、同事、同学以及朋友的朋友的人,会体验到更大程度的幸福。

同时,将钱捐给慈善机构并不是总能提高幸福感,提高的前提必须是搞清楚自己所捐的钱是如何用于提高接受者的生活水平的;那些回忆了自己花钱给他人并给他人造成了积极影响的人,比那些仅仅只是花钱而未给他人造成积极影响的人幸福程度更高。更为有趣是的,在将 100 美元如何分配给自己或者给慈善机构的抉择中,即使是强制的,捐赠也会激活大脑皮层中和奖赏过程相关的区域,更不用说自愿的捐赠行为了。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573340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本文链接:https://fajihao.com/i/92521.html

(0)
小智的头像小智
上一篇 2022-09-22
下一篇 2022-09-22

相关推荐